2025茯苓研究大突破!抗衰老、调代谢、护肝脏!

发布者 admin
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9日
分类 产业新知

茯苓(学名:Wolfiporiaextensa),俗称云苓、茯灵、松苓等,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上的真菌菌核,属于多孔菌科。它外皮黑褐色,内部白色或淡红色。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,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就将其列为上品,称其“久服安魂养神,不饥延年”。因其药性平和,补而不峻,利而不猛,既能扶正,又能祛邪,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。

如今,它依然是药食同源的典范,除了入药,也常被用于煲汤、煮粥、制作糕点(如茯苓饼)等,作为日常保健食材。

主要活性成分

茯苓多糖(PCP):这是茯苓中研究最广泛的活性成分,具有免疫调节、抗氧化、延缓衰老、改善代谢等多种作用。

三萜类化合物(如茯苓酸、猪苓酸C等):这类成分具有抗肿瘤、抗炎、保护肾脏等潜力。

类外泌体囊泡(ELNs):这是茯苓中一种较新发现的活性成分,研究显示其可能在保护肝脏方面发挥作用。

2025年最新功效研究

延缓衰老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,膳食补充茯苓多糖(PCP)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(最高剂量组平均寿命增加了13.83%),并提高了其运动能力。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(提高S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)以及抑制支链氨基酸转移酶编码基因(bcat)的表达有关。

改善胰岛素抵抗:茯苓多糖(PCP)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,促进短链脂肪酸(SCFAs)(如丁酸)的生成,进而激活脂肪组织中的FGF21/PI3K/AKT信号通路,从而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,可以作为一种益生元剂来缓解肥胖引起的脂肪红外和代谢紊乱,支持其功能性食品开发的潜力。

保护肝脏:同2025年,茯苓中的类外泌体囊泡(ELNs)可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来改善代谢紊乱相关的脂肪肝。茯苓多糖还能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来干预脂质代谢,从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产生改善作用。